如果一切順利,Alphabet(谷歌母公司)將幫助多個社區消滅惱人的蟲害,而擔負這一重任的是Alphabet旗下的生命科學部門Verily,除了相關生物技術,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技術還成了滅蚊行動的幕后功臣。
Verily在名為“除蟲”的項目上已經做了多年努力,它們的目標是減少一種名為“埃及伊蚊”(Aedesaegypti)的蚊子數量,這種“吸血鬼”會傳播包括登革熱、寨卡病毒和黃熱病等致命病毒。
近些年來,Verily的團隊不斷壯大,它吸納了大量蚊子生物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眼下該公司正在開發名為“昆蟲不育術”的技術,其目的是通過讓蚊子不孕不育來控制其種群數量。
那么這種讓蚊子“斷子絕孫”的技術到底怎么實施呢?原來研究人員會釋放大量雄性埃及伊蚊到野外與雌性蚊子“嘿嘿嘿”,但這些雄性蚊子都不孕不育,因此它們產出的蟲卵根本沒有孵化的機會。對于一些飛行范圍非常有限,且一生只會做一次“羞羞的事”的蚊子來說,這一方式確實是最有效的種群數量控制手段。
雖說這是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對于一直以高大上面目示人的GoogleX旗下的Verily來說,還是有些古怪。不過,Verily公司工程副總裁LinusUpson表示,在普林斯頓讀研究生時他就對這一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蚊子可不只會在你身上留個大包,它攜帶的疾病可能會致死,每年全世界被它們害死的人數僅次于車禍。”Upson說道。
近些年來,有許多人對于通過改變昆蟲生物結構達到數量控制的方法表達了擔憂。前段時間寨卡病毒侵襲佛羅里達時,就有一家名為Oxitec的公司推出了一種反制技術,它們會在埃及伊蚊的蟲卵內植入“殺滅基因”。不過,當地居民對此表示了擔憂,他們擔心自己會成為試驗品。
為了減少居民的擔心,Verily的“除蟲”項目走了非基因改造的路子,他們會用一種名為沃爾巴克氏體的細菌幫助雄性蚊子絕育。
今年夏天,一家名為MosquitoMate的公司就利用這種細菌制造了全新的殺蟲劑。肯塔基大學的StephenDobson實驗室已經對這種細菌進行了實地測試,而今年8月,加州小城克洛維斯則直接釋放了40萬只不育雄蚊來控制埃及伊蚊的種群數量。
除了用細菌給雄蚊絕育,Verily還用上了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技術。該公司的新算法可以通過細微的物理特征快速的區分蚊子的性別。在此之前,研究人員通常需要人工對它們的性別進行區分,這一方式不僅耗時巨大、且錯誤率較高。
在官方博客中,Verily還表示自己正在研發自動飼養和釋放絕育雄蚊的原型產品,同時它們還在開發可以追蹤蚊子種類、種群的新型傳感器。
“任何能提高自動化和準確性的方法都值得點贊,不過其前提是不會錯誤的釋放雌性蚊子,”賓夕法尼亞大學副教授JasonL.Rasgon說道,他是昆蟲學和疾病流行病學專家。他認為,如果Verily能證明這項技術確實有效,就能讓人們更廣泛的接受它。
眼下,Upson承認Verily的技術還不夠完美,不過它會隨著時間不斷成熟。“我們現在還處于研究的初級階段,不過在蚊子性別的識別準確率上已經有了相當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