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家庭還是公共場合,第一次的施藥量,都為按測算出的總藥量的50%投。7-15天后,可依據首次投放藥物的被取食情況進行補藥,個別可按總藥量的20%投藥。從首次投藥的第四個月起,每月投藥都按總藥量的10%;半年后正好投藥結束。為什么要進行二次補藥呢?這是因為甲由藥中的甲由病毒的數量與甲由的密度應當是成正比的。咱們在滅蟑時并不能正確控制室內甲由的具體數量,只能靠察看料想并依據甲由對膠餌取食的多少來決定補藥數量。假如藥吃完了不連續補藥,那么甲由就不能在預約時光內被把持,因此進行二次補藥尤為重要。
同時,施藥半個月后,從卵鞘孵化出的小甲由還未能接觸到這種生物武器;加之還有來自室外的其它甲由的入侵,也會帶來新的蟲害,所以咱們每間隔一段時光就進行適量的補藥,以求達到長期無甲由困擾的目標。滅蟑螂雖然蟑螂可攜帶多種病原體,但一般認為病原體在它們體內不能繁殖,屬于機械性傳播媒介。然而由于它們的侵害面廣、食性雜,既可在垃圾、廁所等場所活動,又可在食品上取食,因而它們引起腸道病和寄生蟲卵的傳播不容忽視。此外,蟑螂體液和糞便引起過敏的病例也逐年增加,在家庭中也發生過蟑螂鉆進熟睡孩子耳道內的病例。
補藥的間隔時光可能是固定的,也可能是在前一次施藥7-10天,隨時發明甲由蹤跡隨時補點,同樣也可能達到完全殺滅的功能。
在具體施藥進程中,假如發明是以德國小蠊居多的場合,個別每平方米點藥2點,密度高的處所點4-6點;假如是黑胸大蠊居多的場合,個別每平方米點藥2點,密度高的處所點6-8點。
這是因為,從前我國常見的甲由是黑胸大蠊跟美洲大蠊,德國小蠊是最近20年來從本國傳入。如何消滅蟑螂利用蟑螂愛鉆縫隙的習性,用一個紙盒,蓋上開有一些縫隙,盒內涂上粘膠,撒些新鮮面包屑,讓蟑螂鉆進去偷吃而被粘住。蟑螂危害鮮黃瓜驅蟑螂。把鮮黃瓜放到食品櫥里,蟑螂就不會接近食品櫥。鮮黃瓜放兩三天后,把它切開,繼續散發黃瓜味,也能有效的驅除蟑螂。個別甲由是黑夜活動,見光就跑,德國小蠊有所不同,因其前輩在國外生存前提好,其種群在各種龐雜的環境中得到優化成長,這種甲由,經過多種高毒、劇毒化學藥物的滅殺,已經在體內形成了極強的抗藥性,加之取食頻繁,所以德國小蠊對光的敏理性已經不那么高了,但其抗藥性卻極強,個別藥物基本無濟于事。所以在施藥時咱們要特別留神,將甲由藥可能清潔徹底殺滅德國小蠊的上風施展出來。